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全面降准0.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,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。此次央行突袭降准寓意何为?对房地产市场又有什么影响?
01
降准对冲春节前流动性缺口
并降低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成本
我们认为此次央行意外降准并非大水漫灌,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未变,而是根据流动性缺口主动进行逆周期调节,根本目的有以下两点:
其一,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,进而缓解流动性压力。据测算,考虑到春节取现、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到期等多方面因素,预计1月份流动性缺口约3万亿。此番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,实难完全对冲流动性缺口,后续仍需逆回购、MLF等进一步投放流动性,确保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。
其二,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,传导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成本。尽管2019年央行连番降准,LPR利率中枢也缓步下移,但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旧突出。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,有利于推动LPR利率下行,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成本。
02
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
年内犹存再降准、降息预期
市场担忧的是,截至2019年11月份,CPI大幅上涨至4.5%,降准或将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。但我们认为本轮CPI走高更多的是猪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通胀,PPI持续走弱更能反映实际需求不足,宏观经济依旧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。
联系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稳增长将摆在更为靠前的位置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预计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年内犹存再降准、降息预期。并且,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着力缓解小微、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
03
房企融资边际改善
LPR利率下移带动房贷利率稳中有降
虽然金融层面要进行逆周期调节,但绝不等于对房地产“放水”,防范金融风险仍是一贯坚持的方向。2020年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就去杠杆而言,现阶段房地产行业仍是去杠杆*重要的领域。预计2020年货币政策将继续“放水”,但由于房地产信贷政策仍将适度收紧,对房地产市场利好程度着实有限。一方面,房企融资环境将持续收紧,重点涉及信托、外债、开发贷等多领域,严防违规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;另一方面,在“房住不炒、因城施策”的政策大环境下,居民部门仍要稳杠杆,确保居民杠杆率和负债率不再继续上升。
可以预见的是,2020年房企融资有望边际改善,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破产倒闭等系统性风险,大、中型房企将明显受益,融资成本将有所回落,但房企整体融资环境依旧偏紧。而在一季度高通胀效应减弱后,LPR利率中枢大概率下移,房贷利率也将稳中有降。
04
调控局部放松可期
压力城市更可能放松限购、限价及限签
我们认为稳定将是2020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主基调,紧紧围绕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的调控目标,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具体而言,房地产调控并非全国“一盘棋”,而是分城市、分区域精细化调控,热点城市、核心区域调控政策仍需从紧执行,压力城市、远郊区域更可能性局部乃至全面放松调控。预计2020年调控政策全面放松基本无望,“四限”调控注定将延续更长的时间周期,但局部放松依旧可期,压力城市放松调控也在市场预期之中。
就政策内容而言,压力城市更可能放松限购、限价以及限签,而非放松限贷、限售。其中,放松限购*为直接、有效,在一定程度上将提振市场需求,减缓市场下行压力。反观放松限售明显有违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,并可能加剧二手房市场抛售压力,放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与此同时,人才政策将继续发力,但政策效果递减,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程度着实有限。
- 银行降准
- 房地产信贷政策
- 楼市利好